资讯

寒冬里,2023年研考暖心开考


24日上午8时许,在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考点外,记者看到考生依次进入考点,秩序井然。“考点设立了常规通道和特殊通道,考生按身体情况通行。之后考生来到安检门查验考试身份,在进入考场前,进行手机等电子设备检测,然后进入考场,整个过程3至5分钟即可完成。”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张玉军告诉记者,考点共设32个常规考场和10个特殊考场,共有139名考务工作者保障考试顺利进行。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4日拉开帷幕,全国报考人数为474万。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护航研考,服务考生,通过一系列暖心助考活动,为学子缓解焦虑、提气鼓劲。

贴心服务,做好考场每一细节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各省(区、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依据专项部署,想考生之所想,优化考生服务。

让每一个考生“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这是教育系统对考生的庄严承诺。今年北京62个高校考点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按照“一类一策”组考模式,划出专用通道和专用考试区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有3600名考生参加研考,包含200余名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等特殊考生。为此学校专门设置了特殊考生入校专用通道。首经贸研究生院院长王军说,经过事先精准划定考场和入场通道,考试期间可保证各类考生间不出现交叉情况。

多所学校考点注重细节,护航学子,让学子安心应考、方便应考。上海电机学院拍摄了专门的引导短视频,方便考生跟着视频提前“云踩点”,了解入场路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考生转运专班,为隔离考场考生提供转运服务,确保点对点直达考场。同济大学在考试前安排专业消杀公司对考场进行整体消杀,还联系了附属医院应急救护队,为考生提供保障服务。

此外,多所学校开放学校场馆设施作为校外考生午间休息场所,开放食堂作为考生专用就餐场所,为自带餐食的考生配备微波炉,还有统一供应热水、姜茶、充电宝等贴心服务。各个考点的周到服务,给考生带来最好的考试体验,为考生发挥出最好水平创造了条件。

负重前行,考务工作者全力以赴

青海湟川中学的教师们在研考前收到这样一封倡议书:我省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进入高峰期,教师感染人数增多,面临着人员短缺的问题,希望老师们积极申请承担监考任务!

倡议书一经发出,学校教师纷纷响应,只要是身体情况允许的教师都参与到了监考工作中。在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面前,教师们始终坚守本色,默默奉献、辛勤付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同样,在南开大学考点,共有700余名考务人员,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刚刚从新冠病毒感染中康复。尽管身体仍有些虚弱,但他们在确保自身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上岗,认真完成各项考务工作,全力以赴护航研考。

越是在困难面前,人民教师越是要发扬攻坚克难、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精神。

浙江农林大学考点设置了20个隔离考场,需要40名监考教师。一开始,学校还十分担心,教师是否愿意报名到隔离考场监考。没想到的是,报名人数迅速超过需求数,还有不少教授积极报名。不少教师表示:“危难时刻,需要有一种挺身而出的豪情!”

在安徽,蚌埠医学院教师闫鹏也是一名考务工作者,他主动承担起支援安徽财经大学考点的监考工作。“这次监考非比寻常,面临着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有那么一刻,我打起了退堂鼓,可是又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坚定了信念:这个艰难的时刻不挺身而出,又待何时?”闫鹏说。

不惧疫情、接受挑战、用爱护航,这是闫鹏的选择,也是所有考务人员共同的心声。

怀揣梦想,考生不忘初心相互守望

晨光熹微,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

“这段日子,我们每一个考研人心理上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好在学院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即使身处寒冬,仍然有一盏温暖的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学生高宏是今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分子,在疫情和考试的重重压力下,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鼓励他坚持走下来。中南民族大学动员教师对有需要的学生展开心理辅导,通过一对一谈话或集体班团会的形式帮助考研学生放松心情。

去年,青海民族大学的小星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本校研究生。小星学习的是社会学专业,他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希望以后能继续钻研学术,所以决定继续备考一年,一定要考上本校的研究生。今天,他信心满满地再次来到考场。进入考场前,小星还在看自己做的备考手册,不忘为自己和同学们加油,“前一阵还在担心今年的考试会不会延期,得知考试会如期进行后,我开足马力,希望一鼓作气,一定‘上岸’”。

在疫情风险下,考生们不忘守望相助,出现了一幕幕关怀他人的感人瞬间。在青岛艺术学校考点,考生们为预防感染或传染他人,在佩戴N95口罩的基础上,还有许多学生戴上了护目镜或面罩;前一晚发烧的学生主动向考务人员报告,“老师,我昨天核酸检测阴性,但昨晚开始发烧了”。在身穿防护服的监考教师引导下,这名考生来到隔离考场准备考试……

从备考到应考,对这一届研考生而言,一路走来可谓艰辛。不仅是考研人在执着坚持,各考点的监考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同样在奋力坚守。星光不负赶路人,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会在这个冬天开出“花”来。(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统稿:见习记者 程旭 采写:本报记者 王志鹏 施剑松 蒋亦丰 程墨 任朝霞 陈欣然 孙军 通讯员 陈胜伟 程松泉 莫青 桂星 杨皓文 尚紫荆 吴军辉)



原文地址

XingKao is the founder and chief editor of Dealsprofile.com. He has decades of expertise as both a committed writer and WordPress developer.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Posts